2024.06.05-2024.07.24
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99号益丰外滩源二楼L207
《于线性时间的河流中》
作者:庄子睿
艺术+上海画廊带来艺术家林伟祥、许伟波的双个展《于线性时间的河流中》。此次展览将展出两位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最新作品。
《于线性时间的河流中》来源于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作品《到灯塔去》第一、三章的写作模式,强调时间意识。只有通过时间意识,我们才能把握同一个对象和经验的不同层次,把这些东西看作是属于同一个对象的;只有通过时间意识,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种种印象之流才能在经验中被统一起来。通过对线性时间整体把握中的时间的断裂,从不同的时间角度展示出对象的不同的意识层次,从而建构和谐的创作观点。
因此,时间的断点便成为了定位两位艺术家创作里程的坐标。若以创作的连续性比作河流,则每个系列的起始是河流中数块耸立的礁石。立于礁石之上才能感受河流与浪花,如置身作品系列之间方能感受艺术家的能量。也许系列与系列之间乍看之下是断层,却有艺术家的个体作为纽带连接其中。其本身的经历,引观者如其彀门。
艺术家林伟祥,1982年生于广东,毕业于广州美院,现工作生活于广州。林伟祥的创作以其独特的作画方式、材料以及视觉风格而闻名。林伟祥的创作材料主要来自于花布,花布自带的丰富色彩与图案,糅合了艺术家所塑造的人物角色与景物,一片奇异的空间就此跃然于画面上。
林伟祥的作品《白痕》,从三条在印刷时机械失误造成的白痕出发,进行创作。艺术家将这一意外转化为灵感的源泉,使画中的人物和场景围绕白痕展开,形成互动关系。三条痕迹经过重新处理,在艺术家重新塑造的空间进行了转折,精妙的设计将不同的场景通过白痕折叠了起来。这种处理方式在一眼之内叠加了空间的维度,使得在同一平面上出现了至少三块位面。而布料本身的花纹,则融入了背景之中,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繁复,视觉的呈现变得更为多元。
《缠》与《竹》两件作品,则是林伟祥对于空间的又一探索。相较于曾经使用的图案更繁复的花布,这两件中原始的横条纹底布是其最新的尝试。大面积色块的覆盖使得空间更为通透,体积更加饱满。作品正中植物边缘的勾线,也带着抽象画般的写意,寥寥几笔中是另一维空间的分割。
花布本身是具有启发性的。也因此,创作于布面之上的题材则需更谨慎的选择。很多花布会被艺术家搁置多年,直到合适的题材出现时才会被使用。空间关系的思辨与重塑,是艺术家为观众设下的一场精巧的猫鼠游戏。这样的创作思考是连贯的,在其创作《布面拼贴》系列中持续了下去。
《布面拼贴》系列中,呈现了书本的不同形态。艺术家以其创作过的纸本、书画等,佐以杂志图片等印刷物,重新塑造出了一本本风格迥异的书。系列中的每一幅作品创作跨度多达数年,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艺术家在某一阶段所保留下的珍藏。经历的积累正是书写这本书的笔,时间的跨越则为作品增加了岁月的厚度。作品中的每一件细节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被繁复地重新编排,贴、撕、铲、绘等手段交叉运用,使得叙事与叙事重叠,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关系。
林伟祥的作品是对空间与时间的极致推演。系列中的每件作品都有潜在的逻辑关系,而每个系列又与另一个系列共生。庞大的体系贯彻在其作品的方方面面,细细挖掘,这些作品正是艺术家本人对自我与世界中的关系的投射。
艺术家许伟波,1987年生于广东汕头,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广州。此次展览中,包含许伟波长期创作的三个系列:《火的标准像》、《要有光》与《凡物》。
潮汕地区的成长经历,成为了串联艺术家创作的主线。潮汕地区多样的传统习俗和庆典,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是当地人对神祗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的体验。这些都能在许伟波的作品中瞥见一二。贯彻许伟波三个系列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对箔类材料的使用。利用银箔和铜箔在硫磺布和熨斗由于温度和时间会产生氧化,进而产生色变的特点,使箔类材料在画面中呈现出特殊的绘画性,新的叙事和视觉结构也由此形成。这种材料的变化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同时,在画面的构图、色彩和光影处理上,三个系列的作品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风格特点,使得它们在视觉的表现上具有高度的识别度。
在《火的标准像》系列中,火焰作为其表达个人记忆感知的媒介而存在。火是潮汕祭祀文化中重要的元素,承载了其地域性深厚的集体记忆,带着神圣和敬畏的色彩,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记忆的再现,亦是对家乡文化和信仰的传承。潮汕人对于火焰的敬畏,使得火焰成为了艺术家本能的艺术表达。许伟波在该系列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火元素,他们或独立存在,或与不同的器皿相结合。箔的精准利用使得火焰带着哑光的色泽,以一种更平缓的视觉形象切入,使得火焰不再危险,而是散发着温和的光晕。
火焰的形象同时也出现在《要有光》系列中。该系列是艺术家的社会身份从儿子转变成父亲的体现,也因此,其中出现了不同制式的玩具。潮汕地区注重传统习俗的延续与家庭之间的情感链接。家庭的关系与小孩的成长,顺理成章地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玩具在画面中的出现与布局像是其对于家庭情感形象的具象化,同时也是其对于幼童行为喜好的一种观察记录。画面中频繁出现的诸如奥特曼、怪兽等角色,是艺术家对希望与英雄主义的镜像反射,也是他对家人丰沛感情的投影。
对于物体的情感投射,也贯彻在许伟波的《凡物》系列中,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图像和符号表达了对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思考。大量的诸如旧茶杯、水果、舞鞋、书本等司空见惯的旧物件的出现,成为了嫁接记忆中的过去与想象中未来的桥梁。这样赋予物品强烈情感依附的行为正如罗纳德·费尔贝恩(Ronald Fairbairn)提出的“客体寻求驱力”(object-seeking drive)的概念,认为人类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与他人的关系。他强调内化客体的重要性,即理想化对其重要的形象,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许伟波的三个系列的作品,都通过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将个人体验、情感记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形象,从而实现了个人创作与社会、历史以及习俗的对话。
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中,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枚沉重的礁石,定在湍流的河水之上。空间、时间、自我、社会、宇宙,这些宏大的词汇,皆由两位艺术家的思考作为串联。时间流向何处,我们又要如何握住时间?也许时间无法捕捉,而这些作品,则是时间长河中,可以被观测到的吉光片羽。
《于线性时间的河流中》
作者:庄子睿
艺术+上海画廊带来艺术家林伟祥、许伟波的双个展《于线性时间的河流中》。此次展览将展出两位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最新作品。
《于线性时间的河流中》来源于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作品《到灯塔去》第一、三章的写作模式,强调时间意识。只有通过时间意识,我们才能把握同一个对象和经验的不同层次,把这些东西看作是属于同一个对象的;只有通过时间意识,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种种印象之流才能在经验中被统一起来。通过对线性时间整体把握中的时间的断裂,从不同的时间角度展示出对象的不同的意识层次,从而建构和谐的创作观点。
因此,时间的断点便成为了定位两位艺术家创作里程的坐标。若以创作的连续性比作河流,则每个系列的起始是河流中数块耸立的礁石。立于礁石之上才能感受河流与浪花,如置身作品系列之间方能感受艺术家的能量。也许系列与系列之间乍看之下是断层,却有艺术家的个体作为纽带连接其中。其本身的经历,引观者如其彀门。
艺术家林伟祥,1982年生于广东,毕业于广州美院,现工作生活于广州。林伟祥的创作以其独特的作画方式、材料以及视觉风格而闻名。林伟祥的创作材料主要来自于花布,花布自带的丰富色彩与图案,糅合了艺术家所塑造的人物角色与景物,一片奇异的空间就此跃然于画面上。
林伟祥的作品《白痕》,从三条在印刷时机械失误造成的白痕出发,进行创作。艺术家将这一意外转化为灵感的源泉,使画中的人物和场景围绕白痕展开,形成互动关系。三条痕迹经过重新处理,在艺术家重新塑造的空间进行了转折,精妙的设计将不同的场景通过白痕折叠了起来。这种处理方式在一眼之内叠加了空间的维度,使得在同一平面上出现了至少三块位面。而布料本身的花纹,则融入了背景之中,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繁复,视觉的呈现变得更为多元。
《缠》与《竹》两件作品,则是林伟祥对于空间的又一探索。相较于曾经使用的图案更繁复的花布,这两件中原始的横条纹底布是其最新的尝试。大面积色块的覆盖使得空间更为通透,体积更加饱满。作品正中植物边缘的勾线,也带着抽象画般的写意,寥寥几笔中是另一维空间的分割。
花布本身是具有启发性的。也因此,创作于布面之上的题材则需更谨慎的选择。很多花布会被艺术家搁置多年,直到合适的题材出现时才会被使用。空间关系的思辨与重塑,是艺术家为观众设下的一场精巧的猫鼠游戏。这样的创作思考是连贯的,在其创作《布面拼贴》系列中持续了下去。
《布面拼贴》系列中,呈现了书本的不同形态。艺术家以其创作过的纸本、书画等,佐以杂志图片等印刷物,重新塑造出了一本本风格迥异的书。系列中的每一幅作品创作跨度多达数年,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艺术家在某一阶段所保留下的珍藏。经历的积累正是书写这本书的笔,时间的跨越则为作品增加了岁月的厚度。作品中的每一件细节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被繁复地重新编排,贴、撕、铲、绘等手段交叉运用,使得叙事与叙事重叠,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关系。
林伟祥的作品是对空间与时间的极致推演。系列中的每件作品都有潜在的逻辑关系,而每个系列又与另一个系列共生。庞大的体系贯彻在其作品的方方面面,细细挖掘,这些作品正是艺术家本人对自我与世界中的关系的投射。
艺术家许伟波,1987年生于广东汕头,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广州。此次展览中,包含许伟波长期创作的三个系列:《火的标准像》、《要有光》与《凡物》。
潮汕地区的成长经历,成为了串联艺术家创作的主线。潮汕地区多样的传统习俗和庆典,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是当地人对神祗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的体验。这些都能在许伟波的作品中瞥见一二。贯彻许伟波三个系列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对箔类材料的使用。利用银箔和铜箔在硫磺布和熨斗由于温度和时间会产生氧化,进而产生色变的特点,使箔类材料在画面中呈现出特殊的绘画性,新的叙事和视觉结构也由此形成。这种材料的变化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同时,在画面的构图、色彩和光影处理上,三个系列的作品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风格特点,使得它们在视觉的表现上具有高度的识别度。
在《火的标准像》系列中,火焰作为其表达个人记忆感知的媒介而存在。火是潮汕祭祀文化中重要的元素,承载了其地域性深厚的集体记忆,带着神圣和敬畏的色彩,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记忆的再现,亦是对家乡文化和信仰的传承。潮汕人对于火焰的敬畏,使得火焰成为了艺术家本能的艺术表达。许伟波在该系列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火元素,他们或独立存在,或与不同的器皿相结合。箔的精准利用使得火焰带着哑光的色泽,以一种更平缓的视觉形象切入,使得火焰不再危险,而是散发着温和的光晕。
火焰的形象同时也出现在《要有光》系列中。该系列是艺术家的社会身份从儿子转变成父亲的体现,也因此,其中出现了不同制式的玩具。潮汕地区注重传统习俗的延续与家庭之间的情感链接。家庭的关系与小孩的成长,顺理成章地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玩具在画面中的出现与布局像是其对于家庭情感形象的具象化,同时也是其对于幼童行为喜好的一种观察记录。画面中频繁出现的诸如奥特曼、怪兽等角色,是艺术家对希望与英雄主义的镜像反射,也是他对家人丰沛感情的投影。
对于物体的情感投射,也贯彻在许伟波的《凡物》系列中,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图像和符号表达了对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思考。大量的诸如旧茶杯、水果、舞鞋、书本等司空见惯的旧物件的出现,成为了嫁接记忆中的过去与想象中未来的桥梁。这样赋予物品强烈情感依附的行为正如罗纳德·费尔贝恩(Ronald Fairbairn)提出的“客体寻求驱力”(object-seeking drive)的概念,认为人类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与他人的关系。他强调内化客体的重要性,即理想化对其重要的形象,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许伟波的三个系列的作品,都通过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将个人体验、情感记忆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形象,从而实现了个人创作与社会、历史以及习俗的对话。
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中,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枚沉重的礁石,定在湍流的河水之上。空间、时间、自我、社会、宇宙,这些宏大的词汇,皆由两位艺术家的思考作为串联。时间流向何处,我们又要如何握住时间?也许时间无法捕捉,而这些作品,则是时间长河中,可以被观测到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