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对话”——刘刚个展

2024.11.03 - 2024.12.15

955 Nansuzhou Lu, Room 303 Huangpu District ,YQL Fashion Space

艺术+上海画廊很荣幸的推出艺术家刘刚的个展《对话》。该展览《对话》通过四个主题章节,展开了⼀场⼈与物、时间与技术之间的深刻对话。在刘刚的⼿中,那些在时间长河中充当过重要⾓⾊,却被遗忘的构件获得了新⽣,⽆论是电⼦元件、器物,抑或是瓷器上的裂痕,它们不仅扮演了过去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社会的思考媒介。展览通过对物的拆解与重构,探讨了技术进步背后的⽂化隐喻、社会情感以及历史痕迹,邀请观众参与这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


第⼀章:机械往事


刘刚近期最新系列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认知那些被遗弃的⼯业和电⼦元器件。这些不起眼的构件,曾经是科技世界的主⾓,却在完成使命后被遗弃。当下,它们被艺术家拆解重构后,展现出⼀种即怀旧又充满时空折叠的科技美感。


这些废弃的物件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见证,更是时代的历史注脚。通过艺术家的再创,这些被遗忘的科技记忆被重新带到我们⾯前,焕然新⽣。该创作思路与达达主义(Dadaism)中的现成品艺术ReadymadeArt)有着异曲同⼯之妙。达达主义的艺术家,如杜尚(MarcelDuchamp),通过把普通的⽇常物品变成艺术,挑战并颠覆了⼈们对艺术的传统观念。艺术在此时已从转变为。刘刚通过重构和改造这些电⼦元器件,进⼀步探索了这个领域。不仅赋予这些废弃的物件新的⽤途和意义,同时深化了这些零部件,使本应⾛到⽣命尽头的物品得以重⽣,并成为作者叙事中的⼀环。


社会学家让·鲍德⾥亚(Jean Baudrillard)曾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与《物体系》(LeSystèmedesobjets)中谈到,在消费社会中,物品的象征意义变得⾮常重要。物品不仅仅具有使⽤价值,还承载了符号意义,成为社会⾝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作品中出现的,这些废弃的⼯业和电⼦元器件,象征着现代社会中快速变化的科技进步和消费⽂化。这一系列作品让我们意识到,这些曾经重要的部件在科技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不应被遗忘。


刘刚以他的创作为陈列媒介,将这些被迭代的、失去价值的物件进行解构重组,籍此展⽰出其艺术价值在此语境下反而得以凸显。刘刚的创作始于对这些被忽略的物件的搜集和发现。他将这些构件以原貌呈现在作品中,并且加⼊了三维物体、微型机械装置、灯光、蓝⽛等互动功能,使得作品不再只是⼆维的平⾯艺术,⽽是多维度的体验,为观众带来熟悉的陌⽣感:即艺术带给人的直观经验,亦可引领人们进入时空隧道感受不同层次的视觉与内心的情感震撼。


另外,这一系列作品也在提示我们,在这个数字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当代艺术家,不能对时代的发展⽆动于衷;要善于在时代的⾓落⾥发现和重新定义那些被忽视的灵感来源,为它们赋予了新的⽣命和意义。


第⼆章:安全距离


《⾯对⾯》系列中,艺术家刘刚以⽇常⽣活的边界感为灵感来源,通过厚涂的颜料,呈现了日常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家居物件——桌⼦。这看似简单的日常物件,在刘刚的创作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内在的张⼒。


细细想来,一个人从出⽣、上学,再到⼯作,如果仔细拆分这些时间单位,会发现,伴随在其中的最重要却也是最不显眼的物件,便是桌⼦。桌⼦不仅是⽇常⽣活中的⼯具,更是⼀种隐性的存在,提供了⽣活中许多关键时刻所需的⽀撑与安定。正如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GastonBachelard)在《空间的诗学》(LaPoétiquedel’Espace)中提到的,⽇常物件在空间中的存在往往潜藏着更深层次的⼼理意义。桌⼦正是这种⽇常空间中的存在的象征,它创造了⼀种妥帖且暧昧的安全距离,使⼈们在⽇常互动中既能够保持亲密,又能够维护必要的边界。


试想⼀场激烈的谈判,双⽅在桌⼦的两端博弈,⽽桌⼦,则成为了横亘在这场⽆形战争中的最后防线,为各⽅提供了喘息与思考的空间。作为时间的承载体,桌⼦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在刘刚的创作中,这⼀特质被进⼀步放⼤。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提出的空间的⽣产TheProduction of Space)理论认为,时间不仅是线性的,也是通过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具体化的。刘刚通过在桌⾯上拼贴各种古董,将时间的痕迹留存其中,使桌⼦成为了时间的具体化体现。


⽐如⼀枚陈旧的勋章,仿佛是⼀位退役军⼈回到家中后随⼿放置的物件,⼏⼗年后,当你推开⼀扇老旧的⽊门,它仍然静静地躺在那⾥,仿佛是时间长河中的⼀颗⼩⽯⼦,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过往的荣光。通过桌⼦这⼀媒介,观者得以穿越时间的帷幕,与过去的痕迹展开⼀场⽆声的对话,从⽽在现代⽣活中寻找到⼀丝超越时空的联系。


刘刚作品中的桌⼦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具,更是⼀种象征,承载着⼈与⼈之间、⼈与时间之间的对话。正如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和伽塔利(Pierre-Félix Guattari)在《千⾼原》(Mille Plateaux)中所讨论的那样,物件与空间的关系不仅是物质层⾯的,还涉及情感、记忆与社会关系的多重维度。桌⼦在刘刚的作品中,便成为了这种复杂关系的象征,既提供了安全的距离,也承载了时间的重量。


在他的作品中,桌⼦不再只是⽇常⽣活中的静物,⽽是成为了沟通与联接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历史记忆,带领观者在现代与过去之间游⾛,感受那些被时间冲刷过的、依然闪烁着光芒的瞬间。


第三章:裂纹


此次展出的刘刚的《⼤器》系列,脱胎于刘刚早期的《万物》系列。因此,想要理解《⼤器》系列的创作,则需要进⾏溯源。刘刚的《万物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然细节的敏锐观察,也与现代艺术理论形成了深刻的对话。


在创作过程中,刘刚以超级写实的技法,细腻地捕捉和重构了⾃然物象的美感与价值。这⼀系列作品的灵感源于他在杨浦⼯作室院⼦⾥的⼀次偶然发现——⼀根枯树枝从树上掉落,带着⼏⽚枯叶,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这种⾃然中的细节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决定⽤铅笔以极为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瞬间,最终形成了这个系列。


这⼀系列作品完成后,刘刚进⼀步探索了他对艺术材料和形式的应⽤,他尝试将古代瓷器上的细微裂纹通过铅笔描绘出来,完善了他的叙事与表达。解构主义强调,任何看似完整的结构内部都包含着差异与裂痕,⽽这些裂痕揭⽰了潜藏在表⾯之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刘刚通过不断重复的手工动作点画出裂纹的⽅式,不仅在视觉上呈现出物象的细节,更表达了对传统叙述体系的解构与再造。


这一《⼤器》系列作品也体现出布鲁诺·拉图尔所指出的物的社会性。在拉图尔看来,物不仅仅是被动的存在,⽽是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着活跃的⾓⾊。在《⼤器》系列中,⽔果、古瓷罐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被刘刚通过创作的形式赋予了新的⽣命⼒和意义。它们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对象,更是艺术家与⾃然、历史之间的媒介,构建了⼀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语境。


在对《⼤器》系列延展的过程中,刘刚还开始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他决定为⿊⽩的铅笔画加⼊⾊彩元素,并尝试结合不同的材料和技术。他选⽤了⼀种在废品收购站找到的极薄⽩纸,将其染⾊后进行裁剪和点画出裂纹效果。这种创作⽅式不仅为作品注⼊了新的⽣命⼒,也反映了⽡尔特·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理论。


通过使⽤废纸和染⾊纸作为材料,刘刚挑战了传统艺术中关于材料价值的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本雅明关于原作与复制品关系的讨论。他通过赋予这些被遗弃的材料新的艺术价值,实现了对现代⼯业社会中物质过剩与浪费现象的艺术反思。


刘刚的《⼤器》系列,不仅在技法上展现了超级写实的细腻表现,更通过材料与形式的创新,塑造了⼀场物质的存在、传统的解构与再造。裂纹是⾃然的产物,是时间的赠予,亦是存在过的证明。这⼀系列作品不仅是对⾃然物象的再现,更是刘刚发起的⼀场对物与物之间既定关系的探讨与对话。


第四章:去形态化


刘刚的最新作品《⾮虚化的⾃然》系列探索了裂痕这⼀视觉元素的延伸,通过巧妙的技法与材料结合,呈现出裂痕的多重表达的可能性。这⼀系列作品不仅延续了他之前的创作主题,还与当代的艺术理论形成了深刻的对话。


刘刚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传统油画裂纹的观察。油画在经过多年时间后,由于材料⽼化⽽⾃然产⽣的⻳裂,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历史感。这种对时间痕迹的关注与解构主义理论相呼应。解构主义认为,任何看似完整的结构内部都包含差异与裂痕,这些裂痕揭⽰了潜藏在表⾯之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刘刚通过使⽤丙烯为主要材料进⾏艺术实验,反复调整材料与⼯艺,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然裂痕的效果,这种实验性创作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中的时间性,并探索了裂痕作为表达⼯具的潜⼒。在创作过程中,作品表面未完全⼲燥时通过使⽤钢铳,将表层的彩⾊⽅块精细地冲开,从⽽揭⽰出下层隐藏的⾊彩。这⼀技法既展⽰了⾃然裂痕的随机性,又体现了艺术家对裂痕形态的精确控制。


这种⼈⼯与⾃然的结合,倒像是对应了德国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Kiefer)在其作品中的理念。基弗的创作常常利⽤泥⼟、铅等⾃然材料,通过对历史与记忆的深刻探讨,揭⽰了⼈类与⾃然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刘刚的作品与基弗的理念相呼应,通过裂痕这⼀⾃然现象,重构了历史与材料、记忆与表达之间的互动关系。


《⾮虚化的⾃然》系列,不仅通过裂痕这⼀视觉元素实现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也在现代艺术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然与⼈⼯、传统与现代、时间与材料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是⼀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亦是刘刚对表达⽅式多元性的试探。


《对话》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交织中,构建了刘刚对现代社会科技与记忆的独特反思。在这场多维的对话中,艺术家通过对被物件的重新定义,揭⽰了物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深层联系。本展览不仅让我们反思被科技洪流淹没的废弃物件的存在价值,同时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代⽣活中那些看似微不⾜道却充满象征意义的存在。

这场对话的结束,并⾮终结,⽽是为观者开启了⼀个全新的理解与探索的起点。

RECOMMEND

S1216F8-BD-3 木板、电子元件、线路板、微型电机等 直径: 80 cm 2021

S1216F8-BD-1 木板、电子元件、线路板、微型电机等 直径: 150 cm 2021

巴别别塔 电器金属外壳、电子元件、构件、线路板、微型电机等 200 x 53 x 15 cm 2021

《面对面》中山勋章 布面综合材料 165 x 240 cm 2010-2011

《面对面》有勋章的小桌-4 油画布、丙烯颜料、勋章 120 x 60 cm 2010-2011

《面对面》有勋章的小桌-1 布面综合材料 120 x 60 cm 2010-2011

《面对面》有勋章的小桌-3 油画布、丙烯颜料、勋章 120 x 60 cm 2010-2011

《面对面》有勋章的小桌-2 油画布、丙烯颜料、勋章 120 x 60 cm 2010-2011

《大器》系列—瓶安 九 卡纸铅笔 150X100CM 2017

《大器》系列—瓶安 三 卡纸铅笔 150X100CM 2017

《大器》系列—瓶安 六 卡纸铅笔 100X150CM 2018

《大器》系列-绿 亚麻布、丙烯颜料、宣纸 200 x 150 cm 2018

《大器》系列— 一篮果子 亚麻布、丙烯颜料、宣纸 186 x 167 cm 2018

《大器》系列—红果 三 亚麻布、丙烯颜料、宣纸 186 x 167 cm 2018

《大器》系列—鬲 二 布面丙烯、宣纸 190 x 150 cm 2018

《非虚化的自然》木板、油画布、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80 x 80 x 6.5 cm 2023二

《非虚化的自然》一 板、油画布、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110 x 110 x 8.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十二 木板、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40 x 80 x 5.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八 木板、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40 x 80 x 5.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九 木板、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40 x 80 x 5.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六 木板、油画布、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80 x 80 x 6.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五 木板、油画布、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80 x 80 x 6.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三 木板、油画布、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115 x 115 x 8.5 cm 2023

《非虚化的自然》十一 木板、油画布、亚克力、木粉、白乳胶 80 x 80 x 6.5 cm 2023

艺术+上海画廊很荣幸的推出艺术家刘刚的个展《对话》。该展览《对话》通过四个主题章节,展开了⼀场⼈与物、时间与技术之间的深刻对话。在刘刚的⼿中,那些在时间长河中充当过重要⾓⾊,却被遗忘的构件获得了新⽣,⽆论是电⼦元件、器物,抑或是瓷器上的裂痕,它们不仅扮演了过去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社会的思考媒介。展览通过对物的拆解与重构,探讨了技术进步背后的⽂化隐喻、社会情感以及历史痕迹,邀请观众参与这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


第⼀章:机械往事


刘刚近期最新系列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认知那些被遗弃的⼯业和电⼦元器件。这些不起眼的构件,曾经是科技世界的主⾓,却在完成使命后被遗弃。当下,它们被艺术家拆解重构后,展现出⼀种即怀旧又充满时空折叠的科技美感。


这些废弃的物件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见证,更是时代的历史注脚。通过艺术家的再创,这些被遗忘的科技记忆被重新带到我们⾯前,焕然新⽣。该创作思路与达达主义(Dadaism)中的现成品艺术ReadymadeArt)有着异曲同⼯之妙。达达主义的艺术家,如杜尚(MarcelDuchamp),通过把普通的⽇常物品变成艺术,挑战并颠覆了⼈们对艺术的传统观念。艺术在此时已从转变为。刘刚通过重构和改造这些电⼦元器件,进⼀步探索了这个领域。不仅赋予这些废弃的物件新的⽤途和意义,同时深化了这些零部件,使本应⾛到⽣命尽头的物品得以重⽣,并成为作者叙事中的⼀环。


社会学家让·鲍德⾥亚(Jean Baudrillard)曾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与《物体系》(LeSystèmedesobjets)中谈到,在消费社会中,物品的象征意义变得⾮常重要。物品不仅仅具有使⽤价值,还承载了符号意义,成为社会⾝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作品中出现的,这些废弃的⼯业和电⼦元器件,象征着现代社会中快速变化的科技进步和消费⽂化。这一系列作品让我们意识到,这些曾经重要的部件在科技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不应被遗忘。


刘刚以他的创作为陈列媒介,将这些被迭代的、失去价值的物件进行解构重组,籍此展⽰出其艺术价值在此语境下反而得以凸显。刘刚的创作始于对这些被忽略的物件的搜集和发现。他将这些构件以原貌呈现在作品中,并且加⼊了三维物体、微型机械装置、灯光、蓝⽛等互动功能,使得作品不再只是⼆维的平⾯艺术,⽽是多维度的体验,为观众带来熟悉的陌⽣感:即艺术带给人的直观经验,亦可引领人们进入时空隧道感受不同层次的视觉与内心的情感震撼。


另外,这一系列作品也在提示我们,在这个数字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当代艺术家,不能对时代的发展⽆动于衷;要善于在时代的⾓落⾥发现和重新定义那些被忽视的灵感来源,为它们赋予了新的⽣命和意义。


第⼆章:安全距离


《⾯对⾯》系列中,艺术家刘刚以⽇常⽣活的边界感为灵感来源,通过厚涂的颜料,呈现了日常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家居物件——桌⼦。这看似简单的日常物件,在刘刚的创作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内在的张⼒。


细细想来,一个人从出⽣、上学,再到⼯作,如果仔细拆分这些时间单位,会发现,伴随在其中的最重要却也是最不显眼的物件,便是桌⼦。桌⼦不仅是⽇常⽣活中的⼯具,更是⼀种隐性的存在,提供了⽣活中许多关键时刻所需的⽀撑与安定。正如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GastonBachelard)在《空间的诗学》(LaPoétiquedel’Espace)中提到的,⽇常物件在空间中的存在往往潜藏着更深层次的⼼理意义。桌⼦正是这种⽇常空间中的存在的象征,它创造了⼀种妥帖且暧昧的安全距离,使⼈们在⽇常互动中既能够保持亲密,又能够维护必要的边界。


试想⼀场激烈的谈判,双⽅在桌⼦的两端博弈,⽽桌⼦,则成为了横亘在这场⽆形战争中的最后防线,为各⽅提供了喘息与思考的空间。作为时间的承载体,桌⼦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在刘刚的创作中,这⼀特质被进⼀步放⼤。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提出的空间的⽣产TheProduction of Space)理论认为,时间不仅是线性的,也是通过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具体化的。刘刚通过在桌⾯上拼贴各种古董,将时间的痕迹留存其中,使桌⼦成为了时间的具体化体现。


⽐如⼀枚陈旧的勋章,仿佛是⼀位退役军⼈回到家中后随⼿放置的物件,⼏⼗年后,当你推开⼀扇老旧的⽊门,它仍然静静地躺在那⾥,仿佛是时间长河中的⼀颗⼩⽯⼦,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过往的荣光。通过桌⼦这⼀媒介,观者得以穿越时间的帷幕,与过去的痕迹展开⼀场⽆声的对话,从⽽在现代⽣活中寻找到⼀丝超越时空的联系。


刘刚作品中的桌⼦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具,更是⼀种象征,承载着⼈与⼈之间、⼈与时间之间的对话。正如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和伽塔利(Pierre-Félix Guattari)在《千⾼原》(Mille Plateaux)中所讨论的那样,物件与空间的关系不仅是物质层⾯的,还涉及情感、记忆与社会关系的多重维度。桌⼦在刘刚的作品中,便成为了这种复杂关系的象征,既提供了安全的距离,也承载了时间的重量。


在他的作品中,桌⼦不再只是⽇常⽣活中的静物,⽽是成为了沟通与联接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历史记忆,带领观者在现代与过去之间游⾛,感受那些被时间冲刷过的、依然闪烁着光芒的瞬间。


第三章:裂纹


此次展出的刘刚的《⼤器》系列,脱胎于刘刚早期的《万物》系列。因此,想要理解《⼤器》系列的创作,则需要进⾏溯源。刘刚的《万物系列》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然细节的敏锐观察,也与现代艺术理论形成了深刻的对话。


在创作过程中,刘刚以超级写实的技法,细腻地捕捉和重构了⾃然物象的美感与价值。这⼀系列作品的灵感源于他在杨浦⼯作室院⼦⾥的⼀次偶然发现——⼀根枯树枝从树上掉落,带着⼏⽚枯叶,呈现出独特的美感。这种⾃然中的细节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决定⽤铅笔以极为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瞬间,最终形成了这个系列。


这⼀系列作品完成后,刘刚进⼀步探索了他对艺术材料和形式的应⽤,他尝试将古代瓷器上的细微裂纹通过铅笔描绘出来,完善了他的叙事与表达。解构主义强调,任何看似完整的结构内部都包含着差异与裂痕,⽽这些裂痕揭⽰了潜藏在表⾯之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刘刚通过不断重复的手工动作点画出裂纹的⽅式,不仅在视觉上呈现出物象的细节,更表达了对传统叙述体系的解构与再造。


这一《⼤器》系列作品也体现出布鲁诺·拉图尔所指出的物的社会性。在拉图尔看来,物不仅仅是被动的存在,⽽是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着活跃的⾓⾊。在《⼤器》系列中,⽔果、古瓷罐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被刘刚通过创作的形式赋予了新的⽣命⼒和意义。它们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对象,更是艺术家与⾃然、历史之间的媒介,构建了⼀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语境。


在对《⼤器》系列延展的过程中,刘刚还开始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他决定为⿊⽩的铅笔画加⼊⾊彩元素,并尝试结合不同的材料和技术。他选⽤了⼀种在废品收购站找到的极薄⽩纸,将其染⾊后进行裁剪和点画出裂纹效果。这种创作⽅式不仅为作品注⼊了新的⽣命⼒,也反映了⽡尔特·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理论。


通过使⽤废纸和染⾊纸作为材料,刘刚挑战了传统艺术中关于材料价值的观念,并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本雅明关于原作与复制品关系的讨论。他通过赋予这些被遗弃的材料新的艺术价值,实现了对现代⼯业社会中物质过剩与浪费现象的艺术反思。


刘刚的《⼤器》系列,不仅在技法上展现了超级写实的细腻表现,更通过材料与形式的创新,塑造了⼀场物质的存在、传统的解构与再造。裂纹是⾃然的产物,是时间的赠予,亦是存在过的证明。这⼀系列作品不仅是对⾃然物象的再现,更是刘刚发起的⼀场对物与物之间既定关系的探讨与对话。


第四章:去形态化


刘刚的最新作品《⾮虚化的⾃然》系列探索了裂痕这⼀视觉元素的延伸,通过巧妙的技法与材料结合,呈现出裂痕的多重表达的可能性。这⼀系列作品不仅延续了他之前的创作主题,还与当代的艺术理论形成了深刻的对话。


刘刚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传统油画裂纹的观察。油画在经过多年时间后,由于材料⽼化⽽⾃然产⽣的⻳裂,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历史感。这种对时间痕迹的关注与解构主义理论相呼应。解构主义认为,任何看似完整的结构内部都包含差异与裂痕,这些裂痕揭⽰了潜藏在表⾯之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刘刚通过使⽤丙烯为主要材料进⾏艺术实验,反复调整材料与⼯艺,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然裂痕的效果,这种实验性创作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中的时间性,并探索了裂痕作为表达⼯具的潜⼒。在创作过程中,作品表面未完全⼲燥时通过使⽤钢铳,将表层的彩⾊⽅块精细地冲开,从⽽揭⽰出下层隐藏的⾊彩。这⼀技法既展⽰了⾃然裂痕的随机性,又体现了艺术家对裂痕形态的精确控制。


这种⼈⼯与⾃然的结合,倒像是对应了德国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Kiefer)在其作品中的理念。基弗的创作常常利⽤泥⼟、铅等⾃然材料,通过对历史与记忆的深刻探讨,揭⽰了⼈类与⾃然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刘刚的作品与基弗的理念相呼应,通过裂痕这⼀⾃然现象,重构了历史与材料、记忆与表达之间的互动关系。


《⾮虚化的⾃然》系列,不仅通过裂痕这⼀视觉元素实现了艺术创作的创新,也在现代艺术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然与⼈⼯、传统与现代、时间与材料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是⼀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亦是刘刚对表达⽅式多元性的试探。


《对话》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交织中,构建了刘刚对现代社会科技与记忆的独特反思。在这场多维的对话中,艺术家通过对被物件的重新定义,揭⽰了物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深层联系。本展览不仅让我们反思被科技洪流淹没的废弃物件的存在价值,同时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代⽣活中那些看似微不⾜道却充满象征意义的存在。

这场对话的结束,并⾮终结,⽽是为观者开启了⼀个全新的理解与探索的起点。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