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无用之用》

2025.11.11- 2025.12.30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广场B1-6

艺术+上海画廊与TBCA荣幸宣布,由策展人武树策划的群展《无用之用》将于20251111日至1230日举行。参展艺术家包括刘刚、邱斐(Sabrina J)、童心笛与沈婷、萧谚超(Yen Hsiao)、余梦彤。

展览灵感源自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思,探讨虚空与非功能性事物所蕴含的深刻创造力。《无用之用》是对当代社会效率至上观念的哲学回应,为观者开辟一方可自由呼吸、沉思自省、回归本真的精神飞地。

本次展览汇聚五种探索"无用"理念的艺术实践:余梦彤的陶瓷容器研究空间关系与""的哲学意义;邱斐将时装产业边角料转化为保存记忆与情感的柔软雕塑;萧谚超创作融合摇曳火焰的冥想青铜雕塑;刘刚把废弃工业部件重组为灯光与声音装置;童心笛与沈婷则通过自制机械与编程将算法生成融入陶瓷艺术。

参展艺术家介绍:

刘刚
刘刚是一位居于上海的当代中国艺术家,拥有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他的艺术实践是对时间性的深刻冥想,在历史意识、当代关切与自然现象之间构建视觉对话。近期个展包括艺术+上海画廊的"维度对话"2024)以及美博美术馆的"从逻辑到本体"

邱斐
邱斐出生于留尼汪岛的法籍艺术家,定居上海近十年。她的多元创作横跨艺术、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与时尚领域,擅长融合文化影响与非常规材料。她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通过创新组合突破边界。其个展"记忆与蜕变"2023年在艺术+上海画廊举办。

萧谚超
萧谚超是一位植根于禅修的雕塑家。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珠宝设计专业,现主要从事青铜与黄铜雕塑创作。近期系列将油灯融入雕塑,探索永恒与短暂之间的交织关系。其作品最新展出于2025年伦敦设计周。

梦彤
梦彤(1996年生)是现居北京的陶瓷艺术家,目前于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通过瓷泥材料探索生命、空间与个体存在等主题。曾入围第62届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奖(2023),并两度荣获"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奖最终提名。作品被法恩扎艺术基金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心笛 & 沈婷
心笛与沈婷是艺术家组合,通过自主研发的机械装置与计算机编程控制陶瓷创作流程。童心笛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沈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们的作品《青绿帷幕》于2021年被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RECOMMEND

艺术+上海画廊与TBCA荣幸宣布,由策展人武树策划的群展《无用之用》将于20251111日至1230日举行。参展艺术家包括刘刚、邱斐(Sabrina J)、童心笛与沈婷、萧谚超(Yen Hsiao)、余梦彤。

展览灵感源自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思,探讨虚空与非功能性事物所蕴含的深刻创造力。《无用之用》是对当代社会效率至上观念的哲学回应,为观者开辟一方可自由呼吸、沉思自省、回归本真的精神飞地。

本次展览汇聚五种探索"无用"理念的艺术实践:余梦彤的陶瓷容器研究空间关系与""的哲学意义;邱斐将时装产业边角料转化为保存记忆与情感的柔软雕塑;萧谚超创作融合摇曳火焰的冥想青铜雕塑;刘刚把废弃工业部件重组为灯光与声音装置;童心笛与沈婷则通过自制机械与编程将算法生成融入陶瓷艺术。

参展艺术家介绍:

刘刚
刘刚是一位居于上海的当代中国艺术家,拥有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他的艺术实践是对时间性的深刻冥想,在历史意识、当代关切与自然现象之间构建视觉对话。近期个展包括艺术+上海画廊的"维度对话"2024)以及美博美术馆的"从逻辑到本体"

邱斐
邱斐出生于留尼汪岛的法籍艺术家,定居上海近十年。她的多元创作横跨艺术、室内设计、产品设计与时尚领域,擅长融合文化影响与非常规材料。她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通过创新组合突破边界。其个展"记忆与蜕变"2023年在艺术+上海画廊举办。

萧谚超
萧谚超是一位植根于禅修的雕塑家。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珠宝设计专业,现主要从事青铜与黄铜雕塑创作。近期系列将油灯融入雕塑,探索永恒与短暂之间的交织关系。其作品最新展出于2025年伦敦设计周。

梦彤
梦彤(1996年生)是现居北京的陶瓷艺术家,目前于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通过瓷泥材料探索生命、空间与个体存在等主题。曾入围第62届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奖(2023),并两度荣获"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奖最终提名。作品被法恩扎艺术基金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心笛 & 沈婷
心笛与沈婷是艺术家组合,通过自主研发的机械装置与计算机编程控制陶瓷创作流程。童心笛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沈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们的作品《青绿帷幕》于2021年被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

RECOMMEND